15093291270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(中医科康复科疼痛科必备产品)定向透药DJ-A6双通道推车版
新闻中心
(中医科康复科疼痛科必备产品)定向透药DJ-A6双通道推车版
发布时间:2023-10-1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中药经皮给药系统具有其他制剂无法比拟的优势,已成为中药制剂领域研究的热点,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0多亿元且仍在高速增长。未来,应进一步将中医外治理论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,发展新型中药经皮给药系统——

中药经皮给药是指采用适宜的方法和基质将中药制成**外用的剂型施于皮肤(患处或穴位),通过皮肤吸收进行入体循环或作用于皮肤局部产生药效,及通过经穴效应发挥药效,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的给药系统。中药经皮给药系统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,是中医药治疗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。


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中医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。中药经皮给药方法众多,目前大约有贴、敷、涂、洗、浴、淋、浸渍、围、裹、熏、熨、药压、离子导入、药磁疗法等50余法。近年来,随着新技术、新辅料的应用,新的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不断出现,给药技术和理论进一步完善,这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。目前研究较多的传统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为软膏剂、凝胶剂、乳膏剂和普通硬膏剂等,而且大多在制备工艺上进行了改革。


经皮治疗系统(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,TTS),或称经皮给药系统(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,TDDS),一般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剂型,即皮肤贴片(dermal patch)。它可使药物不经过肝脏的“首过效应”和胃肠道的破坏,不受胃肠道酶、消化液、pH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可提高生物利用度,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,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,且具有提高疗效、使用方便、操作简单、减少给药次数等优点。由于它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。

中药经皮给药溯源


中药经皮给药*早出现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载曰“桂心渍酒,以慰寒痹”。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中有“病在头中寒湿,故鼻塞,内药鼻中则愈”的记载。晋代葛洪《肘后备急方》记载了用生地黄捣烂外敷治伤,并收录了断续膏、丹参膏等膏药。唐代孙思邈《肘后备急方》收载外治方1200余首,涉及内、外、妇、儿等科。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已经有可用于局部治疗的膏药。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亦收载了大量经皮给药外治法,仅小儿外治方就有232首,其中还包括了穴位疗法的内容。


清代是传统经皮给药的鼎盛及成熟时期,出现了徐灵胎、程鹏程、吴师机等内病外治的名家。徐灵胎曾曰:“用膏贴之,鼻塞其气,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,通经贯络,或提而出之,或攻而散之,较之服药尤有力,此至妙之法也”,对皮肤吸收的机制进行了初步阐述。程鹏程篡辑了外治法专著《急救广生集》,汇集了清嘉庆之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和大法,选方1500余首,涉及杂症、急症、奇症、妇科、幼科、骨科等。吴师机《外治医说》是一部以中医学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,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。书中强调:“外治之理,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药,亦内治之药。所异者,法耳。”吴师机善用外治法,尤其擅长用膏药治病,他认为“膏可统治百病”,发展了膏药的治疗范围。


近代以来,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药用新辅料的出现,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,出现了以水性材料为主要基质的新型中药经皮给药制剂,如涂膜剂、膜剂、凝胶贴膏(原巴布剂)、喷雾剂、贴膏、贴片等中药经皮给药制剂。


在*新的研究成果中,又出现了纳米载体-经皮给药制剂构建的新型复合经皮给药系统,用以解决难溶性药物与水溶性基质相容性的问题,或者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特性,或增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体系的稳定性。常见的纳米载体-经皮给药制剂复合体系有:中药微乳-凝胶贴膏经皮给药系统、中药微乳-凝胶经皮给药系统、中药微乳-原位凝胶经皮给药系统、中药脂质体-凝胶经皮给药系统、中药醇质体-喷雾剂经皮给药系统。


核心提示:透药,康复设备,超声,透化,离子导入,定向透药
刚发布的文章
联系方式
  • 地址: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冬青路10号1号楼4层4号
  • 电话:15093291270
  • 手机:15093291270
  • 联系人:崔苗苗
新闻分类
最新发布
企业新闻